企業2.0是個新概念,是最近幾年才開始的商業模式。
本來企業所有的信息都是儲存在數據庫里,死的。后來新的數據根據流程產生,比如物品流動產生的信息,人員在調動、職稱、工資方面的信息。金蝶微博的目標是增加人與人、組織和組織之間的交流。
金蝶微博完全是基于互聯網、在云端的產品。目前與金蝶其他軟件沒有做太多的集成,不過已經有了一些集成嘗試。集團從研發、銷售支持等方面,也對我們有比較強的支持。
這次Y am m er被微軟收購,說明企業對新型的社交工具的平臺的需求是真實的。不管微軟、甲骨文,還是金蝶,這些企業軟件服務商必須正視這個需求。這些巨頭的進入說明門檻正在升高,玩這個游戲的大玩家進來了。他們進入這個市場,有助于市場基于新的創新領域開創方向,制定游戲規則。
金蝶微博是2011年10月20日面向客戶公布的。剛開始怎么發現這個需求?首先是金蝶相信基于互聯網向企業提供解決方案這條路是可行的,一直在進行相關嘗試;另外,金蝶有100多萬客戶,通過服務和產品線反饋,我們發現企業有進行內部快捷、輕松的交流需求,當然也參考了國外Y am m er的產品推廣模式,對其進行了本土化改造。(上海金蝶財務軟件)
Y am m er和金蝶微博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,金蝶微博對中國企業的一些特性比較了解,融入了中國管理特色。比如中國員工表達對同事的贊美或批評,往往不如國外那么直接,我們會因此對產品作出調整。
金蝶微博是金蝶有史以來第一款可以觸摸到企業每一個員工的產品。研發部分可通過金蝶微博得到技術知識,銷售部門可以得到快速商業情報,管理部門可以進行政策發布等等,對不同的部門有不同的價值。最重要的價值還是幫助企業的信息進行有機式的分享,傳遞正能量,改善溝通,進而提升工作效率。
我們金蝶提供專業的軟件解決方案長達20年之久,最核心的產品是財務產品,如果企業可以用金蝶產品來做財務和人員管控,那么也不應擔心金蝶微博對公司信息的泄露問題。金蝶有特定的盈利模式,都與數據挖掘無關,不是建立在廣告上的模式。云計算的普及是未來科技發展的趨勢,其實這比儲存在硬盤的方法安全,至少不用擔心艷照門這樣的問題。
我想任何用戶習慣是需要時間過程來改變的。人與人交流溝通的方式每一年都在改變,先是有了互聯網,然后有了E m ail、網站、w eb2 .0.從這個角度來看,人與人溝通交流的方式最容易改變。(上海金蝶軟件轉)
金蝶微博不是為了取代舊產品,只是E m ail等傳統交流方式存在可以補充的空間。E m ail是個成熟的模式,有20多年歷史了,沒想過完全取代它。未來金蝶會往如何解決企業內部的協作、資源管控等問題的方向努力。
現在我們以免費方式推廣,還未實現盈利。盈利途徑一種是,在客戶提出需求前提下,我們幫助客戶進行數據挖掘和數據分析。比如企業在自己的微博上發表投票,A和B,本來以為A會壓倒性超過B,結果事與愿違。他很想知道多少銷售人員投了A,我們就會幫助客戶進行數據挖掘,數據是客戶的,但是幫助客戶整理分析數據是要付錢的。第二是應用,純粹的溝通交流平臺比較單薄,我們會做成應用平臺,融入自己或第三方設計的應用,這些應用是要收費的,這有點類似AP P STORE,這對整個應用生態環境有益,如果蘋果的應用都是自己做的話,可能就不會出現《憤怒的小鳥》。
年初有700多家企業使用我們的產品,1萬多用戶,現在企業用戶數已達20萬。金蝶微博的用戶活躍度遠遠超過競爭對手的,完全處于領先狀態,他們的流量加起來還沒有超過金蝶微博一家。